在“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除了现代化的高楼外,还有一些外表陈旧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的某一个角落往往会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xxxx旧址”,例如大华大戏院、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福昌饭店等,这些历经百年的老建筑至今仍然被使用,而在这其中,工商银行南京分行所在的交通银行旧址当数历史最悠久。
从外表上看, 交通银行旧址体型方正,厚重的爱奥尼柱如百年前一样立在哪里,包铜双开大门尽显气派,整个建筑从外表上看风采依旧。根据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南京民国建筑》一书记载,该楼1933年由上海缪凯伯工程师设计,新亨营造厂承建,1935年7月竣工。
这栋大楼从建成伊始就一直在运营使用,即使是在战争年代也没有停止过。这栋建筑先后为交通银行、汪伪政府中央储备银行、中央银行南京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址,直到1984年工商银行成立后,这里又成为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的办公大楼。
提到南京老字号的饭店,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马祥兴、绿柳居,其实,位于新街口的福昌饭店在民国时就已经是达官贵人聚集的场所,对公众开放也只是在改革开放后,前后不过30年左右。
在民国的时候,福昌饭店与中央饭店、都城饭店齐名,饭店主楼为6层,为当时南京最高建筑,算是民国时期南京的“紫峰大厦”。
当时,福昌饭店是全南京最豪华的酒店,除了豪华的室内装饰外,更安装了当时美国奥的斯公司最新产品——手摇电梯。而这种电梯当时全国只有2部,另一部是安装在国民政府办公大楼“子超楼”内。
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福昌饭店因为有德国洋行的股份,而得以完整的存下来。抗战胜利前夕,重庆方面代表就在福昌饭店与日军的松井石根密谈在华日军的受降事宜。改革开放以后的福昌饭店开始对公众开放,许多南京人的第一顿西餐、第一杯咖啡、第一口茅台、第一次约会都是从“福昌”开始的。
如果要在南京现存的老银行里,选一个最精致的建筑,不少人都会选位于白下路与太平南路交界处的原中南银行大楼。现今作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白下支行存在的这座老楼,距今足足有79个年头。
和其他银行灰白的外墙、四平八稳的沉稳造型不同,中南银行的红褐色外墙色彩明快,V字形的建筑造型活泼轻巧。门厅上建有钟楼,建筑呈现出欧美装饰主义风格。在近百年的岁月里,土黄色的防火砖就没有脱落,钟楼的指针从未停歇,基本保持当年的原样。在1988年打开位于建筑二楼的保管库进行清理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各种契约、信件、保险单、银币、戒指等物。
在当年,中南银行与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一起被称为“北四行”,这些银行是中国商业银行的中流砥柱。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南京沦陷,中南银行被迫从南京迁至武汉和重庆,老楼则成为汪伪国民政府实业部的办公地点,继而又成为其粮食部办公地址。直到1945年3月19日再次恢复为中南银行。此后,这栋建筑经历了中南银行歇业、朝阳饭店迁入,直到1987年,这里成为交通银行南京分行的办公楼,并延续至今。
奇望街在哪?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如果提起夫子庙邮局,几乎所有南京人都直到,因为它是南京资格最老的邮局,南京“1(支)”编号日戳,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归属于它,而它的前身, 就是奇望街邮局,也是南京邮电局旧址。
奇望街邮局于1919年开始设计建造,大楼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随着1935年奇望街拓宽成新马路,变更为健康路邮政支局,一直沿用2000年,在2001年改为夫子庙邮局。现在,夫子庙邮局仍然是南京邮政的第一支局,邮编为210001。
如今,邮局大楼顶部仍然保留着中央圆顶西式风格的钟台,精美的雕花保存完好,但钟面已不知去向。整个建筑物外墙为水泥拉毛粉刷,窗套为水泥仿砌石,门廊上部及装饰柱、阳台,围以花瓶图案的水泥栏杆。2015年,夫子庙邮政局在农历新年间重新开门迎客,除了能寄出一般的信件、包裹等邮件外,这座民国范的老邮局还可以寄出慢递,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
其实,南京的民国建筑已经深入城市规划的骨髓,即使是看个病,也能邂逅民国建筑。位于中山东路的总院内,就保留了南京中央医院的旧址,并且依然在使用中。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医院共有五所,分别地处南京、重庆、广州、兰州和天津。但一般提到中央医院,大多是特指南京的这所。这所医院的前身是1929年1月筹建的中央模范军医院,系国民政府卫生部部长刘瑞恒奉蒋介石之命兴建的,主要收容伤病员,兼供市民就诊。1931年,国民政府决定拨款对中央医院进行扩建,主楼由杨廷宝设计,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屋顶,浅黄色外墙面砖,施以花架、檐墙、滴水等,细部简洁大方,属新民族建筑形式,为三十年代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
南京沦陷前,中央医院建筑遭日机轰炸,损毁严重。有资料说,日军占领南京后,1939年4月14日在中央医院原址驻进日军“荣字第1644部队”。它对外宣称是日军“华中防疫给水部”,实质上是一家大规模的细菌战与毒气战研究机构。1946年2月4日,国民政府收复医院原址。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医院改编为华东军区医院,后又改名为总医院。1986年,更名为南京总医院,并且医院规模逐步扩大,而老楼也一直沿用至今。
金陵兵工厂的名字听上去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从历史来看,绝对可以秒杀南京所有的民国建筑,毕竟前身是李鸿章筹建的“金陵制造局”,可以说,金陵制造局几乎经历了整个中国的近代史。
同治十五年(1865年),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金陵机器制造局,其基本的产品有枪、炮、弹药、火药、水雷等。清廷覆灭后,金陵制造局改名为金陵兵工厂,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金陵兵工厂被迫西迁重庆,原址被日军占领。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工厂重新迁回南京,第二年改称六O兵工厂。1952年底,山西长治三○七厂搬迁南京,与军械总厂合并,称国营三○七厂,不对外使用。1957年4月,采用国营晨光机器厂作为第二厂名,对外公开使用。1996年6月,该厂正式组建了晨光集团,并更名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且拥有了新厂址。
几乎经历了清朝、民国、新中国近百年所有大事件的金陵兵工厂里,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厂房及办公用房三十多座(间),还有新中国时期的老厂房。
如今旧厂房慢慢的变成了1865创意产业园,几乎是复刻了北京798创意产业园,“金陵制造局”的牌坊也重新树立起来,近代工业风十足。
民国时代,全国最著名的大学当数国立中央大学,它是最齐全、顶级规模的大学,也是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虽然现在国立中央大学已经不复存在,但从它分出去的南大、东大、华东政法大学等院校,也成为现在中国的一流大学。
新中国后,中央大学改名南京大学,后来学校拆分,文理学院成了南大,工学院部分成为东大,医学院成了南医……而东大的本部是原来中央大学校址所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央大学校址被日军辟为陆军总医院,也因此建筑得以保留。
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东南大学的礼堂变成了汉东省检察院,图书馆变成了部委大楼,而这些建筑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当时国立中央大学的校舍旧址。
近几年,随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人民的名义》、《七月与安生》热播,东南大学那些民国老校舍在展现在观众面前,庄严又不失书卷气。
国立中央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拆分成多个学校后,有关谁才是国立中央大学正统的争议一直在东大和南大之间。
其实,现在被看做南京大学标志的北大楼并非国立中央大学的建筑,而是在1910年创办的金陵大学北大楼。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设计,同时又柔和了西式建筑的布局。大楼为歇山顶式,瓦筒屋面。中部建有一座高五层楼的塔楼,塔楼顶部为十字形脊顶,将大楼分割成对称的东西两半。大楼墙体用明城墙砖砌筑,此楼现在已经成为南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除此之外,整个南京大学老校区就是一个民国建筑的大观园,始建于民国的校史馆、小礼拜堂、旧学生宿舍以及拉贝故居、赛珍珠故居等,都颇具民国遗风。
由于东南大学继承了国立中央大学的是关防印信(相当于传国玉玺)和校舍(现在的东大),南京大学继承了档案和校名。虽然这么说,但这两个大学的人还是不要纠结于「正统论」了,毕竟两所都是国内的一流大学。
南京人对于南京人民大会堂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很多人在这里看过演出;说陌生,是因为这座民国建筑中除会场之外的很多区域,并不对公众开放。其实,这座81年历史的民国老建筑可以算中国近代优秀建筑之一。
堂位于南京长江路264号,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堂,它是民国时期中国顶级规模、设施最为先进的会堂。整个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5层,正面呈凸型,厅顶呈拱型,门楼上方原镶嵌有“堂”,现已更换为“人民大会堂”。大会堂内制冷、供暖、通风、消防、盟洗、卫生等设施齐全。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堂内还安装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投票表决系统。
1936年5月5日,堂建成后,却逢中日开战,堂也因此被汪伪政府占用。直到抗战胜利,堂才真正召开它的第一次会议。 但因国共内战全方面爆发,和民盟的代表都拒绝参加。
1948年3月29日,“行宪国大”在堂召开。4月19日,蒋介石以2430票(出席代表2734人)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的选举,集中反映了蒋介石、李宗仁之间的矛盾。最终,李宗仁以1438票对1295票险胜孙科,当选为副总统。“行宪国大”一共开了1个月零4天,5月1日结束。
建国后,堂改名为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已完全满足各类会议和大中型演出的需要,位居江苏省会堂演出馆的一流水平。
随着历史的变迁,南京一大批民国建筑逐渐改换门楣,另作他用,唯有一些教堂在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和战火的洗礼后,仍就保持原有风貌。
位于太平南路的圣保罗堂于1912年兴建,1923年完成扩建,并举行了新堂落成圣典,仍称“圣保罗堂”。1937年日军侵入南京,圣保罗堂遭到战火的破坏,只有圣殿主体未遭破坏,侥幸留存。其时,传教士约翰·马吉将圣保罗堂辟为难民所,新任圣保罗堂牧师埃蒙斯·福斯特,在大屠杀期间从始至终坚持做收置、保护难民的工作。
但好景不长,1943年3月,圣保罗堂被日军宪兵队占用,改作日语学校,有的牧师因传教被日军扣留,有的传道士则离职赴沪谋生,教徒信众更是所剩无几。直到1985年7月28日,圣保罗堂修缮完毕,重新开堂,并恢复圣保罗堂名称。
如今的圣保罗堂,旧貌新颜,安祥和谐,如果有幸,可以在教堂里听一听讲经,每年的圣诞节,在灯光中聆听唱诗班的吟唱。
“汉唐建筑看西安,明清建筑看北京,民国建筑看南京”。据统计,南京约有1000多座民国建筑,它们散布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其中有不少仍然在“服役”,如果在某一天你走进了其中的一座,不妨在里面回味一下那段浓墨重彩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它的原创性以及文中叙述文字和内容信息没有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一切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己检查相关内容。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