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文局是承担党和国家对外宣介任务的国际传播机构,是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下辖21家直属单位,主管2家全国性社会团体。在14个国家和地区设有26家驻外机构,每年以40余种文字出版3000余种图书,以14个文种编辑36本多语种期刊,书刊发行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文局对外全面宣介中国发展变化,积极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的学术性社会团体。主要职能:团结海内外一切从事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热心国史工作的人士,共同推进国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事业。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是面向亚太地区的具有媒体属性的国际传播综合体。中心主要职能为:面向亚太地区出版发行多语种国际化精品期刊,运营多语种网站和国内外主流社会化媒体账号;策划、组织、实施服务党和国家领导人高访外宣和重大主场外交配套外宣活动和相关项目;开展党的形象、国家形象、对象区域内国家等重大国际论坛和外宣主题的设置与策划实施,策划举办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建设本土化人脉资源。
习主席很看重美育工作,他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19年6月,习主席复信“熊猫杯”获奖者中岛大地,就广大青年加强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发展长久友谊提出殷切希望。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培养和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及文化素养,在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史学会的指导下,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将联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举办2024-2025年度“熊猫杯”中国国际青少年美育文创交流活动,通过美育文创创作、国内外展览、图书出版发行、新媒体传播推广等方式,将中外青少年美育文创作品进行全球展示。活动将于2024年6月,面向全球青少年正式开启。
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届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直属机关青联委员,国内外少儿绘画大赛评审专家。郑勤砚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史、博物馆与公共美术教育、中小学美育的最新研究及教学,教授的课程有:中国美术教育史、中西美术教育、博物馆与公共美术教育、少儿美术教育研究、艺术与艺术发展心理学、艺术理疗、书法等。
郑勤砚教授关注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梳理少儿美术的理论及实践成果,提供意见和建议,推动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更多具有艺术才华的少年儿童。撰写相关少儿美术著作及学术论文,如专著《以审美素养和创造力为核心的美术教育》《少儿美术教育研究》等。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刊于《中国文化报》,《如何评估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刊于《中国教育报》,《没有启发感的艺术就没有生命力》刊于《光明日报》,《展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彩图景》《图画书助力儿童美育》刊于《人民日报》。促进少儿美术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分享少儿美术教育心得和艺术经验。在少儿美术作品展、青少年雕塑展等展览同期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探讨少儿美术的现状及问题,引领少儿美术学术发展的方向。
艺术学博士后,美术学博士。国家博物馆书画院院长,研究馆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国家博物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研究员。
出版《北宋汴京书法文化研究》、《跬步集》、《北宋时期书画鉴藏与流通研究》等学术专著三部,发表《北宋翰林御书院与书学研究》、《北宋馆阁书画鉴藏研究》、《北宋官法帖的刊刻与流布研究》、《北宋时期代表书家在汴京雅集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南宋刻帖研究》等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参与组织统筹编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中国古代书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文、金文》、《中华宝典—国家博物馆藏法帖书系》等工作。书法作品在国内、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出版个人作品集四部。
清华大学副教授、雕塑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美术教学负责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教育部专指委分委会建筑美术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清华大学国博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建筑装饰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专家委员。首都公共艺术展专家库委员专家。清华大学乡村建设研究院骨干研究员。
2022年,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人民大会堂东门国徽维修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人民大会堂管理局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参加国徽维修改造设计项目,王青春担任制作80厘米国徽精准模型小稿及5.6米等比例人民大会堂东门国徽的监制工作。9月14日,新版国徽正式悬挂到人民大会堂东门。
设绘画、书法、摄影、数字艺术、文创五个类别,每个类别分为幼儿组(3至5岁)、小学组(低年级组、高年级组)、中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含中职学生)。
(1)国画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95cm×180cm),须使用宣纸、墨汁、国画颜料材料来创作不得托裱。 (2)综合绘画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以内)。使用油画、水粉,水彩,油画棒,水彩笔等材料不限,但须画面风格统一,不得使用油画绷框。
(1)硬笔可使用铅笔(仅限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中性笔、钢笔、秀丽笔。硬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不超过A3纸大小(29.7cm×42cm以内)硬笔类作品须使用规范汉字(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依据),字体要求使用楷书或行书。 (2)毛笔类作品用纸规格为四尺三裁至六尺整张宣纸(46cm×69cm—95cm×180cm),一律为竖式,不得托裱。手卷、册页等形式不在参赛范围以内。毛笔类作品鼓励使用规范汉字,因艺术表达需要可使用繁体字及经典碑帖中所见的写法,字体不限(篆书、草书须附释文),但须通篇统一,尤其不得繁简混用。
作品规格不超过1920x1080像素,黑白彩色风格不限,可使用电脑进行裁切与调色,不得进行数字笔刷修改二次创作。胶片作品需要自行冲洗扫描上传尺寸不超过A3(29.7cm×42cm以内)。
数字艺术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使用AI、photoshop、procreate、Adobelllustrator、sketchup、Adobe After Effects等创作软件创作图像、模型、视频等数字艺术作品。规格不超过1920x1080像素,需保留带图层或模型的数字设计源文件,AI作品保留输入条件。
(1)作品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与实物(陶艺、3D打印、非遗手工等文创形式)。清晰展示作品的照片,并保留作品实物。
(2)“熊猫杯奖杯与奖牌设计”专项(仅允许文创赛道使用)奖杯实物尺寸不超过60立方厘米,奖牌尺寸不超过7x7厘米、厚度不超过0.6厘米。
每件作品限定选手人数为1人,每人限提交1份作品,并且要求选手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2024年在校学生。参赛作品要求为新创作的作品,未在其它比赛或刊物中参赛或发表。
1.绘画、硬笔类作品上传分辨率为300DPI以上的扫描图片,国画类、毛笔类作品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
2.摄影作品 格式为JPG或JPEG,需附带作品拍摄过程的有关技术文字介绍150字以内。
3.数字美术作品 格式为JPG或JPEG或MP4,作品需同时提交所使用的电脑软件生成的设计源文件。
4.文创作品 上传高清照片,格式为JPG或JPEG,数量为5张,要求能体现作品整体效果与细节特点。
注:参赛作品要求为新创作的作品,未在其它比赛或刊物中参赛或发表。参赛者书法绘画参赛者需保存纸质作品,胶片摄影需保存冲洗照片。数字艺术保留源文件,文创作品保留实物。
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主题,围绕和平、友谊、生态、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进行创作,充分展示中外青少年热爱和平、发展友谊的良好心愿以及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的时代责任。
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主题创作,以激励中外青年主动肩负起时代使命,努力成长为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善于协作的全球治理人才。
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主题创作,展示中外广大青少年彼此加强了解、相互取长补短以及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世界的良好心愿,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围绕超算、航天、AI、量子科技、物联网等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科技成果进行创作,描绘心中的未来世界,展示其所崇拜的科学家,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他们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围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助力广大中外青少年成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在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赛组委会将分阶段评选, 成立全国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规则开展参展作品评审及指导工作,对参展者提交的电子版作品采取匿名评审,最终将根据专家打分,确定参展名单。
大赛主办单位有权保留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视频,允许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参赛作品、说明文档及视频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能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大赛为公益大赛,报名、评审、获奖电子证书均为免费,获奖选手可以自愿申请实体证书与社会实践证书。